暖“新”服务破题 绘就基层治理 “共治共赢”新图景
“夏天跑单累了,能在歇歇角喝口冰汽水、充会儿电,心里特别踏实。”近日,外卖骑手孙师傅在庐江县岗湾街道某社区的“友好街区”歇歇角休息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感慨道。这一幕,正是岗湾街道以“暖‘新’赋能,共治共赢”为抓手,服务新就业群体、优化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为切实改善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环境,岗湾街道联动下辖10个社区,以打造暖“新”场景为突破口,通过硬件升级与服务优化双轮驱动,构建“双向服务”机制——既为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解决实际难题,也引导他们融入基层治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共建友好场景,打造“流动港湾”。各社区主动对接辖区商铺,通过张贴“友好商家”标识,打造覆盖便利店、药店、超市的友好商圈。商圈内商家免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临时歇脚服务,让他们在奔波途中随时能找到“落脚点”。同时,街道依托社区人民大食堂,打造“友好街区”品牌歇歇角,配备舒适座椅与储物空间,让“歇脚”更安心。
优化服务内容,传递“贴身关怀”。针对季节需求变化,街道推出动态服务:夏季启动“送清凉”行动,歇歇角常态化供应冰镇盐汽水、切好的西瓜;考虑到手机高频使用需求,统一配备即插即用充电插座,并扩大休憩区面积。此外,所有歇歇角均标配应急药箱,根据季节补充藿香正气水、冻疮膏等药品,每季度检查更换,为新就业群体健康保驾护航。
解难题强认同,归属感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岗湾街道已打造“友好场景”4个,友好商家20余家、歇歇角13个,累计提供饮水服务超1800人次、充电服务1300余次。外卖员、快递员纷纷将歇歇角称为“清凉港湾”“移动加油站”,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对街道社区的归属感大幅增强,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
树形象拓影响,共治格局逐步形成。“接地气、有温度”的服务举措,让岗湾街道树立起守护新就业群体的良好形象。不少新就业群体主动提出参与基层治理,组建“新”力量志愿服务队,让他们化身“流动网格员”,在送餐送件途中发挥“走街串巷、熟悉路况”的优势,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推出“骑手反诈宣传员”机制,骑手孙师傅说:“现在每单外卖都会附送反诈反邪教提示单,既能提醒顾客,自己也学到了防骗和反邪知识,一举两得。”目前,岗湾街道已有近百名外卖骑手自愿担任“反诈反邪宣传员”,这支“移动宣传队”日均可将反诈知识送达300余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