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义警蓝 小积分焕新大治理
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单薄、效能有限”的共性难题,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创新构建“双平台支撑+AB法赋能”治理新机制,以党建红引领义警蓝,依托红蓝义警志愿队深耕基层治理末梢,将志愿服务量化赋分、实现即时激励,用小积分焕新大治理,充分激活居民主人翁意识,使基层治理从“社区独唱”转向“共建共治”。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红蓝融合治理根基。陈村路社区党委牵头组建红蓝义警队,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三级体系,推动红色党建力量与蓝色志愿服务深度融合,贯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选派12名党员骨干担任红蓝义警队指导员,包保商圈夜巡、老旧小区隐患排查、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高风险任务,2025年以来,党员带头参与高难度志愿服务占比达65%,推动电梯故障维修等“硬骨头”问题化解率提升40%,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动能。推行“1名党员+3名群众”结对帮带机制,通过实战传授矛盾调处、应急处突等技能,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发展有理想、有担当的义警骨干入党,实现队伍能力与政治素养双提升。定期开展红色课堂和平安实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融合六尺巷工作法精髓及应急救护、矛盾调解技能,培育“听党指挥、服务为民”的红蓝义警精神,筑牢共建共治思想根基。
深耕义警服务,构建群防群治安全屏障。陈村路社区依托红蓝义警志愿队,建立“全域覆盖、精准响应、多元协同”的群防群治体系,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线。创新推行“AB工作法”双轨驱动,精准激活群防群治动能。在商圈治理中,A类“易参与”赋分聚焦文明经营宣传等基础服务,B类“已解决”赋分攻坚消防隐患整改与消费纠纷调解;居民区治理则通过A类赋分引导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等文明善举,B类赋分激励化解邻里矛盾、清除飞线充电等难题。该工作法推动月均160人次主动参与,其中55%的志愿力量投身高风险隐患整治,实现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攻坚”的根本性转变。同步强化智慧赋能,“合肥义警”小程序月均收集隐患线索50条,今年以来,依托“合肥义警”小程序,通过高频次、靶向性的“巡、访、促”六情活动,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20处,隐患动态清零效率提升80%。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7%,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8.7%,打架斗殴发案同比下降5.7%,辖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创新积分赋能,激发多元共治内生动力。探索构建“双平台”积分闭环体系,以即时激励与精神荣誉驱动治理动能。依托线上智慧端,通过“合肥义警”小程序实现任务领取、执行记录、积分生成全流程数字化,志愿服务实时转化积分,累积贡献值;链接辖区资源,实现线下即时兑换,在“好又多”超市设立实体兑换点,推行“1积分=1元”通用标准,米面粮油等50余种生活物资即兑即取,打通激励兑现“最后一米”。居民、商户、外卖骑手等多元主体积极融入,共同编织全民参与的治理网络。家庭积分账户激活社区细胞,居民累计参与卫生整治180人次,成功调解邻里纠纷30余起;商户开展安全自查自纠,累计整改隐患52处,共同营造平安经营环境;外卖骑手充当移动探头延伸治理触角,累计报送违规充电、占道经营等有效线索82余条。以“积分兑换”打破参与壁垒,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力军”,商户从“被管理者”到“共建合伙人”,骑手从“过路者”转为“平安哨兵”,为探索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基层治理贡献可借鉴、可推广的“陈村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