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招!包河公安反诈宣传在行动!
连日来,包河公安紧盯辖区诈骗类警情动态,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围绕“动、联、准”三维度,通过“多走一步”、“集群送‘法’”、“靶向发力”等举措,推深做实反诈宣传工作,捂紧群众“钱袋子”,织就反诈“安全网”,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防骗意识和辨别能力,推动诈骗类警情持续“降温”。
动起来 脚步踩实“反诈路”
3月7日上午,包公派出所民警李澜、辅警蔡斌在辖区包公园开展反诈宣传。宣传中,民警以辖区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对“投资理财刷单做任务”、“网购退款”、“冒充公检法转账”等多种诈骗手段进行详细讲解,传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小技巧。
“辖区群众平日里喜欢和家人一起到包公园转一转、散散心,到这里宣传反诈知识是我们日常工作清单上的重要内容。”民警李澜说道,在帮助过往群众提高自身反诈骗能力的同时,也会积极倡导大家向身边的家人朋友传递反诈知识,共同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反诈不止,步履不停。商场、公园、超市等场所,是辖区群众日常生活中经常进出的区域。夯实这里的反诈阵地,尤为重要。“我们会随身携带最新版的反诈宣传资料,沿着客流量大的辖区景点路线‘绕圈’徒步反诈。”民警李澜介绍道,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会尽可能地与群众“搭话”,先从聊家常开始,根据对方的情况,针对性地科普可能会遇到的诈骗类型、应对举措。当然,也会遇到行色匆匆的行人,民警李澜便会加快语速,眼疾手快将反诈折页送到对方手中。
多走一步、多转一圈,反诈防线就会扩展一片、夯实一分。“步巡式”宣传,每天都在包河街头巷尾上演。
联起来 跨界“拧成一股绳”
3月14日上午,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前一天,滨湖派出所联合浙商银行、滨湖世纪社区等单位在滨湖天山公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刘思月携手各单位工作人员一起为现场群众详细介绍了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个人身份证、银行账户的危害,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反洗钱意识,警惕身边诈骗陷阱,提升对违法犯罪活动的甄别能力。
“这样的活动很好!各个单位从自身的业务范围出发,给我们普及多方面的防范技巧,我们心里更有数了!”现场群众纷纷点赞,驻足咨询络绎不绝。本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单200多份,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防范诈骗的意识,营造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我们把握重点节日,联合辖区银行、街道、物业等相关单位,组建宣传联盟,为辖区群众送上由各单位一起‘掌勺’的安全防范宣传‘菜单’,为辖区群众打造‘立体式守护’的平安‘味道’。”面对如何提升安全防范宣传质效,民警刘思月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立足节点,聚集合力,集群送“法”,将“独角戏”,升级为“合奏曲”,实现辖区反诈“堤坝”日趋牢固、越垒越高。
准起来 靶向发力“打七寸”
3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警民恳谈会在望湖社区热热闹闹举行。本次恳谈会的主题是宣讲如何防范针对老年朋友们的各类骗局。
通过梳理近期警情,望湖派出所民警汇总辖区老人易遭受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联合合肥义警面对面向老年朋友们挑破“投资养老项目”、“收藏品回收”、“养老帮扶”等类型的骗局,重点揭穿冒充“孙子”诈骗案件的伎俩,帮助老年朋友们提高警惕,捂紧“养老钱”。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识别诈骗能力不强。”民警李晓光坦言,面对不法分子“量身定做”的陷阱,老年朋友们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为此,民警在现场还通过情景演绎等方式,拆解真实骗局的话术,一对一演练互动,引导老人们自主“找茬”,发现疑点,进一步掌握识别诈骗的诀窍。
锚定不同群体特征,派发干货满满的反诈“大礼包”,精准实施差异化宣传策略,以此靶向发力攻破不断翻新的各类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