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地“量”出春耕图
一场春雨后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泥河镇柴埠村的村民老朱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交付的4.87亩土地,眼中满是丰收的期待。
2025年3月28日,庐江县泥河镇迎来了一场细雨,这场细雨带着春的气息,浸润着每一寸土地,唤起了大地的勃勃生机。
位于柴埠村的一处耕地里,随着执行干警踏着深深浅浅的脚印往返其间,俯身用软尺现场勘测丈量,一起诉争已久的土地返还纠纷终于被庐江法院执行干警成功化解,让胜诉当事人在春耕备耕之际及时收回土地。
2015年9月,朱某德与庐江县泥河镇柴埠村民委员会、朱某全、朱某富、刘某高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而诉诸法院。经庐江法院审理,判决柴埠村民委员会在限期内将朱某全、朱某富、刘某高所经营的原属朱某德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收回,并返还给朱某德。判决生效后,上述被告一直未履行,朱某德遂于2024年7月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为弄清案涉土地性质、范围等情况,确保后续土地返还顺利开展,执行干警先后多次来到案涉土地所在村委会,逐一约谈村委会代表人及相关当事人,认真查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承包地块示意图等材料,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
同时,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限期内交还案涉土地,并告知被执行人拒不交还的法律后果。起初,个别被执行人对抗情绪激烈,认为该土地长期被申请执行人搁置,经村委会同意,已由自己实际耕种多年,因而拒绝返还土地。
对此,执行干警坚持把法理与情理结合起来,通过“面对面”沟通、“背靠背”调解,有效引导被执行人合理表达诉求,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为有效化解矛盾,执行干警还联系到当地的人民陪执员,发挥其有威望、知民意、善调解的独特优势,逐步打开被执行人的“心结”。
最终,在多方协力下,被执行人均承诺返还土地。
2025年3月底,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及各方当事人的见证下,执行干警拿起测量工具,深入田间地头,冒雨实地丈量案涉土地,确定了各地块的位置、面积。最终,案涉土地全部交付给申请执行人,该案得以执结,没有让申请执行人错过今年的春耕生产。
至此,这起跨越近十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得以顺利化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