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联动发力 巧解基层矛盾促和谐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新实践
近日,白山镇调解室里气氛由剑拔弩张转为暖意融融,原来九联村吴某云与吴某玉兄弟俩多年因宅基地拆迁补偿问题积怨已久,甚至曾经对簿公堂。兄弟二人矛盾6年未化解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差点上演“全武行”,剑拔弩张之际,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与警民联调员、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及分工镇干联合介入,经过三小时耐心调解,兄弟俩最终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这是白山镇“三长两员一干”联动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一幕。
织密联动网络 让矛盾化解“有人管”
为破解基层矛盾“多头跑、协调难”的问题,白山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及镇村调解力量,组建由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三长”),专职人民调解员、警民联调员(“两员”),分工镇干(“一干”),构成的“三长两员一干”矛盾纠纷化解队伍。他们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司法所所长牵头法治宣传与调解组织协调,派出所所长负责治安类矛盾现场处置以及有关侵权类纠纷调解,法庭庭长提供法律指导与司法确认支持,专职人民调解员深耕邻里纠纷“一线调解”,警民联调员则衔接警情与民间矛盾,分工镇干作为中间缓冲带,形成“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的闭环机制。
聚焦急难愁盼 让纠纷解决“高效办”
“小矛盾不及时处理,可能变成大问题。”派出所所长深有体会。不久前,某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引发肢体冲突,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到场控制局面,同步联系分工镇干、调解员和司法所所长。三方联合上门,一边讲法律、摆证据,一边用乡俗民情“拉家常”,最终促使双方签订书面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
针对婚姻家庭、土地流转、劳务报酬等高频纠纷,“三长两员一干”还建立了“分类处置”机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分工镇干第一时间介入协调解决;难以协调解决的简单纠纷由专职人民调解员或警民联调员现场化解;复杂纠纷由“三长”牵头会诊,结合法律条文与当地实际制定方案;涉及诉讼风险的,由法庭庭长提前介入,引导通过司法途径理性解决。今年以来,全镇“三长两员一干”共联动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30余起,平均化解时长缩短至3天,群众满意度达96%。
融入乡土人情 让调解过程“有温度”
“调解不仅要讲法理,更要懂情理。”从事调解工作10年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说。在处理一起赡养纠纷时,老人子女因赡养方式争执不下,“三长两员一干”没有简单说教,而是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参与,结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耐心劝导,最终子女们达成轮流照料协议,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如今,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三长两员一干”的身影已成为白山镇基层矛盾化解的“定心丸”。他们用专业素养破解法律难题,用乡土智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矛盾在萌芽中化解,让和谐在基层扎根,为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镇注入了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