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调解”奏响和美社区和谐乐章
在基层治理的广阔舞台上,合肥经开区锦绣中心方兴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强化矛盾化解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通过打造“和为贵”红色调解项目,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绘就了一幅和谐幸福的社区画卷。
党建领航 创新调解模式启新程
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方兴社区党委秉持“四千精神”(访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与“四心素质”(真心、热心、耐心、诚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社区设立调解基地,组建红色调解队伍,为基层矛盾化解注入“红色动力”。自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9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6场、政策解读活动21场,举办家风等特色活动24场,累计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次,有效减少了基层矛盾纠纷,降低了信访数量,为社区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五老聚力 基层治理“润滑剂”显担当
在服务居民与矛盾调解工作中,五老群体凭借其广泛的人脉网络、深厚的群众威望、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真挚的情感投入,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进一步稳固基层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方兴社区党委专门成立了“和为贵”五老调解队伍。这支由7名成员组成的队伍,身着统一马甲制服,以专业的形象和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他们接手的矛盾化解率达到了100%,成为社区和谐的守护者。
巷陌和事 五老“无时差”化邻里风波
近日,方兴园小区某住户因楼上产生的噪音及不良习惯问题,与对方爆发了激烈争吵。刚好路过的五老调解员卫老见状,立刻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楼上楼下都是常住居民,楼上住着一位独居老人,身体不便,日常在家中需要依靠拐杖、椅子行走,因此楼板时常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面对这一难题,卫老一方面耐心安抚楼下住户的情绪,向其解释楼上老人的特殊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针对楼上住户阳台晾衣滴水、咸菜盐水等问题,对老人进行耐心解释和劝解,提醒老人注意避免日常行为对邻居的影响。在卫老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成功化解了这场邻里纠纷。在社区的巷陌之间,像卫老这样的五老调解员,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居民间的矛盾纠纷,主动介入,用他们的智慧与温情,维护着社区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