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守护乡村平安底色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气温节节攀升,游泳、戏水成为群众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为守护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密织夏季防溺水“安全网”,近期,肥东县元疃镇义和社区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举措,构建和谐、安全社区环境。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义和社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防溺水宣传工作。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图文并茂的防溺水知识、典型案例警示视频,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溺水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溺水的方法。线下,在社区公告栏张贴防溺水宣传海报,悬挂醒目的宣传横幅,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深入讲解防溺水要点。同时,定期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向村民传授溺水自救与互救技能,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巡查监管,消除安全隐患。义和社区组织专人对社区内的水渠塘坝等水域进行全面排查,详细记录水域位置、水深、周边环境等信息,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村民注意安全、禁止私自下水。对破损的防护设施,如救生衣、救生圈等,及时进行更换,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域,如水流湍急、水深不明的区域,增设防护设施。此外,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在重点时段,如午后、傍晚等,对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劝阻私自下水游泳、戏水的村民群众,将溺水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完善应急救援,提升处置能力。社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溺水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社区人员的职责分工。配备充足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可用。组织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让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和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与当地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的联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