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调+四牌四账”矛盾化解机制:奏响基层和谐新乐章
在社会治理的宏大乐章中,基层矛盾化解犹如灵动的音符,奏响着和谐稳定的旋律。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多元联调矛盾化解机制”,并创新推出“打四张牌,算四笔账”工作法,犹如为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亮点。
多元联调聚合力
梁园镇深刻认识到基层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化解合力,构建了多元联调矛盾化解机制。该机制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联合社区、镇直部门、律师、公安等多方力量,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化解网络。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发挥着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优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矛盾信息;镇直部门凭借专业知识和政策解读能力,为矛盾化解提供权威依据;律师以专业的法律素养,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依法维权;公安则以其强大的震慑力和执法权威,为矛盾化解提供坚实保障。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
“四牌四账”显成效
(一)打四张牌,各展其长
社区打人情牌。社区发挥基层网格员、乡贤、老党员等“熟人社会”优势,通过拉家常、讲情谊的方式,稳定当事人情绪,在矛盾化解中发挥“润滑剂”作用,为后续的调解工作奠定基础。镇直部门打道理牌。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等镇直部门组成联合调解组,从政策法规、村规民约等角度,客观分析矛盾焦点,厘清责任归属。以专业理性的分析,让矛盾双方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引导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律师打法律牌。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优势,在调解中普及《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为矛盾双方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其法治思维,明确违法成本。为双方提供合法合规的解决途径,让矛盾双方明白依法维权的重要性,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安打震慑牌。公安部门在矛盾化解中发挥“守护者”作用,对可能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的纠纷,派出所提前介入,固定证据,警示违法行为后果。 结合“以案释法”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法律威慑力,防止矛盾激化。
(二)算四笔账,明晰利害
算清经济账。引导矛盾双方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矛盾解决与不解决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让双方明白,及时化解矛盾可以避免因长期纠纷导致的经济损失,如诉讼费用、时间成本等,促使双方在经济利益上达成妥协。算清法律账。通过律师的法律解读,让矛盾双方清楚了解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双方认识到,依法解决问题不仅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可以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增强双方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算清健康账。关注矛盾双方在纠纷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状况,引导双方认识到长期纠纷对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双方明白,及时化解矛盾可以缓解心理压力,避免因纠纷引发的身体疾病,保持身心健康。算清名誉账。提醒矛盾双方注意自身形象和社会声誉,分析纠纷对个人名誉和家庭、社会关系的影响。让双方认识到,主动和解可以维护自身名誉,避免因纠纷而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促进双方在名誉上达成共识。
2025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320件,调解成功率达95%。该机制整合了多方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化解合力,通过“四牌四账”工作法,让矛盾双方明晰利害,主动和解。这一机制不仅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还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