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促“治” “低空+”赋能基层治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决策部署,包河区芜湖路街道依托搭载高清摄像头的低空飞行器,结合自主研发的针对占道经营、违章建筑、市容市貌等城市治理问题识别算法,布局“低空+”基层治理场景应用,不断拓宽城市治理的“高度”和“广度”,打造“空中巡查+数据智能+地面执法”的立体化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治效能。
“空中网格员”立体化执勤
近日,在芜湖路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中心大屏室的显示屏上,一架无人机机舱腾空而起,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航线,开始飞行“巡逻”,清晰的实时画面在电脑及大屏幕上显示……“只要输入指令,无人机就能自动起飞、巡查,智能识别区域内的占道游商、裸露垃圾等城市治理‘顽疾’,并将画面实时传输到后台,完成指令任务后返航回巢充电,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无人机技术指导人员介绍说。
无人机化身“空中网格员”,空中巡逻,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对城市的大街小巷、角落进行全方位巡查,精准定位潜在问题,实时监测城市的脉搏。初步辐射范围为宿松路以东、芜湖路以南、桐城路以西、望江东路以北,后期逐步覆盖到全街范围。
“地面网格员”快速度响应
无人机发现问题后,“地面网格员”也将大显身手。“接入包河区大共治信息平台,将无人机监测的问题照片通过平台立案,及时推送到相关责任社区或部门,实现‘由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大共治平台受理并派遣——社区网格长处置——大共治平台核查结案’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管理。”芜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对“低空+社会治理”智能场景布局介绍道。
社区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上“共治包河”APP,可随时随地接收到无人机通过平台派遣案件的高清照片、精确位置及详细情况,实现对问题的实时监控、快速决策、及时处置。
从无人机空中巡查,到大共治平台派单,再到社区响应处置,搭建“空天地”一体化治理体系,实现“低空经济+社会治理”的“跨界融合”。无人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能力,为城市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方式,逐步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利器。
下一步,芜湖路街道将持续丰富“低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应用场景,不断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以新质战斗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