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绿紫”“四色圈”工作法激活社区生命力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单元。近年来,包河区淝河镇老官塘社区以“四色圈”工作法为创新引擎,通过党建引领、机制驱动、服务滋养、民生守护的协同治理模式,构建起基层治理共同体,为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生动实践。
红色领航:党建铸就“先锋治理圈”
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老官塘社区党组织将党建引领放在首位,联合小区党支部、物业、辖区单位及社会组织建立“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统筹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推动党的组织向小区延伸,治理重心向小区下移,全面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和水平,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红色小管家”走访调查社情民意
通过搭建“红色议事厅”等平台,创新推行“党建+智慧社区”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民意实时收集、事务在线协商、成果动态共享。在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中,党组织牵头组织协商议事会,动员1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的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蓝色聚力:机制盘活“家园自治圈”
为提升业主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破解小区事务无人提、提出事项无人议、办理事项无人监管的难题,老官塘社区成立居民议事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
表决通过《居民公约》
通过居民自治,成功解决了停车难、环境卫生整治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幅提升居民满意度。
绿色润泽:服务滋养“文化活力圈”
社区依托安百苑睦邻中心、淝河佳苑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多元化文化活动体系,通过“全龄参与、精准服务”模式增强居民凝聚力。针对儿童群体,结合节气节日开展绘本阅读、手工制作、趣味运动会等主题活动,在激发求知欲的同时培养思维与创造能力;面向妇女群体组织法律讲座、插花技艺、传统美食制作及发簪手作等活动,既提升女性综合素养又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特别开设社区老年学校,系统推出葫芦丝、绘画、气功、书法等七门精品课程,满足银发群体持续学习需求。
老年学校声乐班
通过“天天有服务,月月有安排”的常态化运作机制,不仅有效盘活了社区文化资源,更在寓教于乐中培育文明社风,构建起全年龄段居民共建共享的活力型社区生态,切实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紫色暖心:工程织密“民生幸福圈”
社区民生服务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围绕基层治理、助残扶弱、养老服务三大领域展开。在基层治理方面,全面配合经办员完成路名排查、殡葬管理、流动儿童排查及精神障碍患者管控等综合治理任务。残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完成残疾人证换领补发8例,建立覆盖80名残疾人的精准档案,入户核查率达96.25%,全年落实助残惠残政策覆盖83人次,包括春节慰问、精神病免费服药、儿童康复训练等9类项目,同步完成助残工作站建设及6篇专题报道。
为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年开展336次高龄独居老人走访,组织48场老少活动服务1920人次,89位高龄老人按时领取津贴(含1位百岁老人),并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冬季泡脚等特色养老服务,构建起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下一步,老官塘社区将继续深化“四色圈”工作法,优化治理体系,规范服务流程,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效能,让服务更贴近民心,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