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尺巷”工作法优化律师管理
“六尺巷”典故蕴含着“礼让、和睦、包容、互敬”的核心精神,蜀山区司法局将其运用于律师管理工作中,致力于构提升管理效能,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促进律师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引导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强化律所及律师的社会责任与公益情怀, 引导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公益事业,展现律师队伍的社会担当,以“六尺巷”精神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为法治合肥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转变理念。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管理,向“引导-服务-协同”型治理转变。要将律师视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尊重律师的职业特性和执业规律,保障其依法执业的权利。积极主动为律所和律师提供优质服务,在执业准入、年检、变更登记等环节提供清晰、便捷、高效的指导,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和障碍。
构筑机制。构建“包容审慎、沟通协商”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律所对管理政策、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完善纠纷化解机制,借鉴“六尺巷”的调解智慧,对于律所内部纠纷、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轻微执业纠纷等,鼓励先行协商,倡导以和为贵、互谅互让,最终将矛盾化解。推行柔性执法, 在处理律所投诉中涉及的律师执业违法违规行为时,对于初次、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优先采取警示、诫勉谈话、责令整改等教育引导措施,给予其改正机会。
文化浸润。营造“和谐共进、尊法守信”的行业氛围。加强文化引导,在律师行业大力宣传和倡导“六尺巷”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并将其与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相结合,引导律师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对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诚信执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励律所和律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实践。引导律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鼓励和支持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六尺巷”的和谐理念,帮助基层群众依法、理性解决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要求律师在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恪守职业道德,尊重司法权威,尊重对方当事人和代理人,依法理性维权,避免激化矛盾,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