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伤认定与欠薪治理 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筑牢民生权益保障防线,近日,蜀山经开区组织召开在建项目工伤保险及农民工欠薪相关工作业务培训会。市人社局工伤处、区人社局、区住建局等部门领导应邀出席,开发区综治信访中心、社会事务处及辖区80余家企业代表、工程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聚焦工伤认定与欠薪治理两大核心,构建“政策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指导”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市人社局工伤处负责人以《工伤保险条例》为纲,结合建筑行业高频事故场景,系统阐释工伤认定的“三工原则”(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及申报流程。通过某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的真实案例,详细解析“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等特殊情形的认定要点,并强调企业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备、30日内提交完整材料的法定义务。区住建局围绕《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指引》展开深度解读,重点剖析“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的实操细则。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常见的“阴阳合同”“违法分包”等问题,明确要求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比例单独拨付人工费用,总包单位须建立“一项目一账户”,并通过银行代发实现工资发放全程留痕。培训现场同步演示“安徽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操作流程,指导企业规范录入用工考勤、工资发放等数据,确保监管系统“全覆盖、真管用”。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切入点,逐条解析企业主体责任与违法后果。结合2024年全国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典型案例,重点强调“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存储”等制度的刚性约束。针对欠薪纠纷处置,现场公示“12345政务服务热线”“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维权渠道,并承诺对恶意欠薪行为实施“一案三查”,同步追究企业法律责任与信用惩戒。
“这次培训既有政策干货,又有实战技巧,特别是工资专用账户的开设流程和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对我们项目管理很有帮助。”安徽三建项目经理王工在交流环节表示。多家企业代表结合自身用工痛点也提问,现场互动不断,人社、住建部门专家现场答疑,形成“问题收集-政策适配-解决方案”的闭环互动。
下一步,蜀山经开区将构建源头治理、智慧监管、联合执法等“三级防控体系”,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设立24小时维权服务专线,并在建筑业总部基地等重点区域设置“安薪驿站”,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培训+监管+服务”的组合拳,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